北京:红领巾成长营如约而至 少年解锁新技能
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 余冰玥
“这是我在成长营做的DIY盘子画,虽然不是很好看,但挺好玩的!”在北京市海淀区东升镇社区青年汇寒假红领巾成长营闭营仪式上,11岁的吴祁祁兴致勃勃地展示着自己的手工课作品。今年寒假,她在红领巾成长营度过了5天时间,最喜欢各类手工课。
为丰富青少年寒假生活,解决双职工家庭子女寒假期间无人看管等实际问题,1月15日至1月21日,团北京市委在全市70家社区青年汇开展2025年“红领巾成长营”项目,吸引1400余名青少年参与。
吴祁祁所在的营地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东升镇坚果Young社区青年汇。专职社工张睿从2023年第一期暑期红领巾成长营就参与其中,今年寒假是第四期。张睿介绍,红领巾成长营主要服务周边社区居民和企业双职工家庭,覆盖6至12岁小学生,“基本上来我们这儿的孩子或多或少都存在看护困难”。
44岁的韩成香在社区青年汇附近的东升科技园区工作,儿子郭承轶今年7岁,这是她送孩子第二次参加红领巾成长营。
韩成香告诉记者,寒暑假很多同事因无人照看孩子,又不放心孩子单独在家,只能带到工位。“但这样会让孩子有束缚感,也会影响工作效率。”韩成香说,第一次看到社区青年汇的成长营报名通知时,她和同事们仿佛看到了曙光。
一起报名的同事不少,大家达成了分工合作:每天中午由一名家长负责把所有孩子接到公司一起吃饭休息,下午再送回成长营,几位同事轮流接送。
韩成香感慨,在成长营之前,她通常会给孩子报一些假期集训。但集训往往需要离开家长或频繁接送,且离家较远,很不方便。成长营“就近就便”,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家长的难题。
9岁的胡佩瑜今年上3年级,这是他第一次参加红领巾成长营,最喜欢《太空实验室的奇妙世界》和风电科普课。在红领巾成长营,他跟着老师手工拼接了载人火箭模型,摆在书桌上爱不释手。“平时我和爸爸妈妈在家,奶奶和姥姥都在河北老家。爸爸工作很忙,常常加班到晚上9点,10点才回家。”胡佩瑜说,在成长营他很开心。
北京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,本期社区青年汇红领巾成长营主要开设思想引导、科技创新、体育健康、美育提升、生活技能5大类课程。此外,各社区结合属地资源,开展各类特色活动,帮助青少年在德、智、体、美、劳等方面均衡发展。
例如,朝阳区社区青年汇红领巾成长营开设了“财商课”,让孩子们从游戏中增进对金钱的理解,学习怎么利用好压岁钱。东城区社区青年汇红领巾成长营开设“创伤预防”课,引导孩子们掌握预防运动挫伤和应急处理的知识与技能。
去年暑假,张睿所在的营地聚焦全民阅读和农业科普开展课程,今年寒假重点开设了航天科普和锻炼体能的击剑课。“我们还引入了在附近科技园区工作的公益讲师为孩子们授课,例如风电科普和法语启蒙。”张睿说。
90后黄兴兴是东升科技园附近北京市海淀未来学校的法语老师,他作为公益讲师分别给两个营地的小朋友上了法语启蒙课。
“孩子们上课都很积极,求知欲很强。”来自中车科创公司的田惠杰是一名95后,在成长营为孩子们讲清洁能源风电的发展史。“如果能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一颗对科技好奇的种子,对科技有基本的认识,就是我参与这次成长营课程的意义。”田惠杰说。
“上课不乱走,下课不追跳打闹”“不许上课玩手表,应该认真听课”“如违反公约,在《营员手册》上抄写古诗一首”……在坚果Young社区青年汇成长营地教室门口贴着一份营地公约,这是在开营仪式班会上,孩子们在老师引导下自己提出的。
张睿介绍,每期成长营都会建家长群,反馈孩子们在营地的每日生活和学习情况。在张睿看来,成长营不仅能够帮助家长解决看护难题,还能够丰富孩子们的假期生活,学到在学校课堂较少接触的内容。
在坚果Young社区青年汇营地,16名青年志愿者也在课程教授、营员组织、营地运营等方面发挥着作用。高二年级的桑浩然参与过多期红领巾成长营地志愿服务工作,从一开始的手忙脚乱变得有条不紊。“成长营不仅仅帮助孩子们成长,也让我们成长。”他说。
“我学会了制作窗花,了解了简牍的历史。”“我明白了如何和其他人沟通,如何发自内心地赞美别人。”“我认识了很多朋友,懂得了很多常识。”结营仪式前,孩子们在《营员手册》上写下自己这几天的收获。
“希望未来类似的活动能够更多一些,为家长提供支持。”韩成香说。
来源:中国青年报客户端